欢迎来到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网站! 登录 | 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院区新闻

福建省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协作组成功举办“在困惑中反思”读书会

发布时间:2025-01-27  点击数:




“在困惑中反思”读书会




读书是一件乐事,但读书又不仅仅是读书。


Q:我学其他流派的,为什么要读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种价值取向”——宋文理。






图片

 2025年1月9日,由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福州市儿童医学中心)心理科、福建省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协会组共同主办的“在困惑中反思”精神分析专业协作组读书会成功举办,心理科主任、协作组组长陈敏榕主持,心理治疗师,精神分析协作组委员刘杰和肖玉媛协同带领,18位读书会成员包括教育、医疗、社工、自由执业的心理咨询师群体共读《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实务与案例》这本书,丰富对人的理解的同时通过一群人经验交叉,经验趋于饱和,实现“读书不仅仅读书”的愿景。
 近几十年来,客体关系理论以其独特的观点在心理咨询领域中位置日益突出,客体关系理论看重儿童前语言期的发展,通过每期共读同一个章节,旨在拓宽思维空间,更重要在于进入自身的生命历程,去感受、体验和碰撞,丰富自身内心的世界。被誉为“精神分析之母”的梅兰妮克莱因认为,个体内心的世界是由早年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决定,并通过幻想被我们所感知到。大家通过浸润式体验,去触碰内心最柔软深处,去认识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并生发出各自新的开始。
 心理学博士张沛超说“觉知是唯一的药”。我们认为无论读书、实践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带着觉知,才能“在困惑中反思”,才能“体验那些经历而未曾经验的存在”。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员反馈

通过读书会加深对人的理解,学会在困惑中反思,通过一群人经验碰撞,大量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享,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心灵的洗涤,直击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变好的痛苦中经常会比呆在病痛中的痛苦更痛苦,痛苦过后就是重生。

图片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 杨清香

通过陈敏榕主任大量案例的分享,刘杰老师细心制作的思维导图及绘声绘色的解说,肖玉媛老师治愈人心的笑容及直击人心的言语,读书会的老师们解说时的语音语调引导让人思考,内心平静,还有小伙伴们的经验分享和对书本内容不同的见解,感觉打开了另一扇心灵之窗,仿佛只要身在其中就是一种治愈,就是一种心灵滋养。感恩遇见,期待下次。

图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缪蕊容

陈敏榕主任、刘杰老师、肖玉媛老师专业有趣的解读,通过共读一本书,让我领略了一个人在前语言期依照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为了存活而自动分裂的内在客体,以及对应产生的投射性认同,作为生存策略甚至延至成年时期。而忘却的痛苦,它隐藏在人们所思所想所做所为中,我们知道它苦于它,但不明白为什么。
客体关系坚信治疗关系对治疗效果具有根本作用,在信任安全稳定的关系基础上层层推进,逐渐呈现不同的投射性认同,通过面质促进觉察分裂的好与坏,并在足够好的治疗关系中学会与之共存,平衡内在客体,重构真实的、有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通过治疗,在安全关系中觉察反省冲突会有不同的体验,其意义在于让人真实明白地活着,更好地看到和理解自己,并带来改变。
图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陈蕊玉

三个月,一本书,一群人,共度美好学习时光。记得第二次大家表达当下状态时,那个当下自我似乎正在进行着自体分裂,内在一个“好我”和“坏我”在挣扎着……这并不是一个坏事,能使得自己进入一个更加变化多端的、同时也更为丰富的背景下重新整合。我感觉内在冲突在减弱,能量在升起,力量在加强。这是我的可贵收获。成长之路见证了大家的共同进步。




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