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秋意浓,儿童秋疾要早预防
发布时间:2023-09-16

秋分至,秋意浓,儿童秋疾要早预防

秋天来临潮湿闷热的天气逐渐变得干燥早晚温差也变大小儿体质柔弱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较差诸如感冒、过敏性疾病等都是这个时节的好发疾病因此,秋季要做好以下几种疾病的预防工作

一、感冒

秋季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气温不恒定,早晚温差大,加之孩子活动量大,呼吸道容易中招,出现发烧、咳嗽、打喷嚏等感冒症状。

 

 

 

建议:

积极做好预防措施,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及时增减衣被。多休息、多饮水。

食疗:

玉屏汤:瘦猪肉30~60克,切成小碎粒状,放入油锅中爆一下。另以黄芪15克、白术10克、甘草5克煎汁,约200毫升,加入肉中煮汤,待肉熟加盐、味精少许,盛起即成,可作菜肴吃。

 

 

二、秋燥

得过感冒,也躲不过秋燥。进入秋季,气候变干,容易造成津液缺乏、损阴伤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秋燥”。洗完脸后,皮肤会感觉很紧绷,甚至发生皮肤干痒、脱屑。

 

 

 

 

建议:

 

适当多喝水,多吃蔬菜瓜果,少吃煎炸辣烤食物,保持充足睡眠。洗澡水温不能过高,洗澡后可以涂抹乳液保湿。食疗:薏米百合粥:薏米、百合各30克,粳米150克,白糖30克。将薏米、百合、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小火煮30分钟,加入白糖搅匀即成。清热,祛湿,止痒,对皮肤瘙痒症有疗效。


三、腹泻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最主要病因,每年9月到次年1月都是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流行季节,患儿的年龄大多在3岁以下。

 

 

 

 

建议:

 

严防病从口入。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或过夜食物,给婴儿哺乳用的奶瓶、勺子等在喂前喂后进行煮沸消毒。食疗:马齿苋粥:鲜马齿苋100克、粳米150克,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小火时加入马齿苋,再煮15分钟即成。用于湿热泄泻,肛门灼热,大便色黄气秽。


四、过敏

秋季天气干燥,各种过敏因素容易“招摇过市”,刺激孩子的鼻黏膜,引发过敏性鼻炎。早上起床后连续打喷嚏、流鼻涕。很多人以为是感冒,随便吃一些感冒药,这样做可能会导致病情日益加重。

 

 

建议:

 

儿童过敏性鼻炎,换季时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平时注意多吃补益肺气的食物,尽量避免出入空气污浊的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强身健体改善过敏体质和自我保健按摩迎香穴。食疗:葱白红枣鸡肉粥:红枣10枚,葱白5根,鸡肉10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将粳米、鸡肉、生姜、红枣先煮粥,粥成再加入葱白,调味服用,每日1次。适应于鼻塞、喷嚏、流清涕、恶寒等风寒型过敏性鼻炎者。

 

五、哮喘

秋天,变幻不定的天气,加之吸入烟尘、花粉、霉菌、毛屑等物质都可能诱发宝宝支气管哮喘。

 

 

 

建议:

 

查清过敏原,多饮水,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忌辛辣刺激食品。家里每天开窗通风,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食疗:参苓粥:党参20克,茯苓20克,生姜5克,粳米120克。将党参、生姜切薄片,茯苓捣碎用纱布包好,泡半小时,将药与药汁连同粳米同煮粥。

 



工作室介绍更多
陈辉清,男,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40余年,现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曾获福建省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殊荣。擅长治疗各类儿科疾患,尤对儿童哮喘、呼吸道感染、厌食、肠炎、肝病等有专长。